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西九應「本自於民」

西九管理局主席唐英年先生在公開西九文化區的三個概念規劃方案的發言,意味着當局有意在三方案中選出一個市民最喜愛的方案,或是以一個主方案併合其他方案元素而組成一個「三合一」的方案。問題是,這樣就真的可以找出最佳的方案嗎?
要選擇「城市中的公園」方案,市民應要考慮:香港文化是甚麼?如何能夠在項目上體現出來?國際經驗又如何能夠打造香港文化?香港需否引入別地的文化概念?外人到香港要體驗的是香港文化還是世界級的文化?
以「文化經脈」為主題的方案,所謂「經脈」,在方案文件中不容易理解。佈局怎樣詮釋《清明上河圖》的移動秩序?「經脈」又怎樣和香港文化拉上關係?規劃者應要向市民作更清晰的交待。
「文化‧新尺度」把所有建築功能分割為三個「村」落,強調「村是一個有機體,是最有能力持續發展的共存模式。」「村」是有機體的確不差,但是整體項目的有機關係,能否可以隨規劃者的主觀意願規劃出來?
其實,無論這些方案規劃質量多高,概念多好,都避免不了客觀存在的缺陷。筆者認為,病不在方案,也不在顧問團隊,而在項目策動的行政模式失當。由於當局未能吸取上次的經驗,仍舊採用合理整體規劃﹙Rational Comprehensive Planning﹚的行政模式來策動;和上次不同的,只是加上一些近年從市民收集而來的「意見」而已。換了湯並沒有換藥,在當局的引導下,顧問們亦只能和上次一樣,用總體發展方案﹙Master Layout Plan﹚的模式來規劃了。可是,在行政角度而言,無論如何,合理整體規劃主導下的總體發展方案也不會比循序漸進﹙Incrementalism﹚和摸着石頭過河﹙Muddling Through﹚模式來策劃像西九這樣規模、複雜、而又需要顧及長期持續發展需要的社會項目更適當(與政經發展的道理相若)。試想,一個以現在條件作主導的規劃如何能夠透視未來長期不可預見的變化?一個有機的組織體如何能夠在開始便規劃出來?一個「專制」的規劃秩序如何能夠保證項目日後的發展彈性?一個確立了的預算如何能保障以後不斷變化的需要?一個僵化了的方案又如何能夠減少因日後變化而產生綿綿不斷的矛盾和爭議?這些都是以總體發展方案解决不了的問題。
為了有效地加快計劃的進度,筆者認為當局在目前的公開諮詢模式下,不需要等待諮詢的結果,不需顧慮政治上的因素。况且,在香港策劃西九這樣的項目,誰都沒有經驗,因此,也不需要追究策劃失誤上的責任,而是調整一直以來的行政思維模式,把整個項目拆分為眾多小項目,按需要的緩急先後次序儘快落實。若是如此,就不妨在當局的統籌、規劃顧問﹙按需要加入其他專家﹚協助下,組織各小項目的使用者和持份者參與、主導規劃和監理項目的進行和成果;當然,從目前諮詢所得的市民意見也有參考的作用。
一個真正反映香港文化的項目,不需期待甚麼世界級先進概念、標新立異的創新思維、標誌和地標性的規劃構思,更不是三選一或三合一的問題;一個「最佳」的規劃,也不是由專家、顧問的主觀來詮釋,而是政府和市民集體持續協作、隨發展需要不斷調整的成果。此外,為避免地產和文化項目在現今規劃或未來發展可能引發而又不可預見的矛盾,當局可否考慮在設定的規劃指引下,把它們分割進行;未及使用的土地也應儘快開放給市民享用。事事「以人為本」,而「本自於民」,才是最佳的規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