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特萊維噴泉1732-1763 AD

提提你,去羅馬玩,不要忘記去看看這個上世紀風麾一時的荷里活電影《羅馬之戀》主題曲“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的噴泉,它是一個劃時代的藝術創作。

原來從古埃及石窟王陵的會說事壁畫、古希臘伊瑞克提斯神廟的靜中帶動少女像、意大利威尼斯那誘發人們想像力的嘆息橋,到了巴洛克時期,建築師已可以把神話、傳說和歷史通過建築來說故事了。

相傳公元前19年,羅馬城嚴重缺水,在一位名叫特萊維﹙Trevi﹚的少女指引下,在近郊13公里找到了水源,因而在引水道出口處以她的名字建造噴泉來感謝她。原噴泉和引水道在6世紀哥德人入侵時被破壞,現噴泉在18世紀中葉重建。建築師沙維﹙Salvi﹚採用了貝尼尼的沉舟噴泉手法來創作,但最終由班尼尼﹙Panini﹚完成。特萊維噴泉就像劇院舞台,建築師就是導演,把歷史事故、傳說和水神的故事都編進去了,也為建築這名詞立下了新的定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